2024/1/21 哥林多後書5章 在基督裡新造的人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哥林多後書》是使徒保羅在第三次宣教旅程中所寫的。當時,他在以弗所已有三年多時間,為以弗所帶來大復興,因為當地人起來逼迫他,所以他就離開,去到腓立比,就在腓立比寫信給哥林多教會。這封信是保羅給哥林多教會的第四封信,也是最後一封信,保羅給哥林多教會的四封信,聖經正典只保存兩封,就是哥林多前書和後書。

哥林多教會充滿許多的問題,他們自高自大、自以為聰明,但在神看來卻是愚拙。他們以為自己很有恩賜,像天使一樣很有知識和智慧,就分黨結派,甚至否定保羅的服事。 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建立的,保羅不僅對他們有「權柄」,對他們的「愛」更是滿滿的。《哥林多後書》多處提到保羅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,雖然他們拒絕保羅,但他仍然以《為父的心》愛他們、教導他們。

第5章一開始提到「我們原知道」,和修本說「因為我們知道」,這裡的「知道」是接續第4章最後16-18節所提到的 — 「我們外體雖然毀壞,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」,意思是:「我們外在的人日漸毀壞,內在的人卻日日更新」,這句話提醒我們,生命不在我們「外在」的景況如何,而是「內心」的改變更為重要,「神的應許」是我們永恆盼望的依據,保羅用《地上的帳棚》和《天上的房屋》來對比,告訴我們神為我們所預備的是「天上永存的居所」,是永恆的盼望!

我們的《身體》在地上是暫時的,雖有嘆息、勞苦,但神有極大的應許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的榮耀,就是我們將來必得著那極美的《復活體》。這樣的盼望有神賜「聖靈」作為憑據,必死的身體要被神復活的生命吞滅,罪使人「死」,神卻賜給人「活」。所以我們在世的日子,便可以坦然無懼的因信前行。信耶穌後我們仍會有很多的軟弱和世界的纏累,那怎樣才能活出「新生命」呢?

「若有人在基督裏,他就是新造的人,舊事已過,都變成新的了。」(v.17)

若我們要做「新造的人」,就必須問:  我有沒有與基督連結呢? 我有沒有活在基督裏呢?  

當我們《在基督裏》,聖靈就會光照我們,指教我們,這樣我們行事為人就不會單憑眼見,我們的心就會顧念天上的事,那麼在基督裡我們就成為一個「新造的人」。

「新造的人」有什麼特質呢?

一、有新的身體 (v.1-5)

「我們原知道,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,必得神所造,不是人手所造,在天上永存的房屋。」(v.1)

「帳棚」與「房屋」 有什麼不同? 「帳棚」是暫時的居所,是不夠穩固,容易受損壞,容易拆卸的。「房屋」是建造在穩固之處的居所,是精心建造的,是能抵擋強風暴雨,不容易受損害,不容易受拆毀的。保羅所說的「地上的帳棚」就是我們的《身體》,是我們在世上時靈魂暫時的居所;但神要為我們造「永存的居所」,就是將來我們要活在永恆裡的《復活體》。

「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,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,好像穿上衣服;倘若穿上,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。」(v.2-3)

和修本聖經有更適切的記述:「我們在這帳蓬裡歎息,渴望得到那從天上來的居所,好像穿上衣服;倘若脫下,也不至於赤身了。」
「深想」是一種深切的「渴望」!

我們有一個深切的渴望,就是要得著那極美的「復活體」,以致可以不再受那會敗壞的身體所轄制。

什麼是「好像穿上衣服」?這是說我們的「身體」如同「衣服」,穿在我們的「靈」與「魂」外面。

當基督再來時,我們將得著極美的「復活體」,是我們「永存的居所」,所以脫下屬世的「身體」,我們有「復活體」,也就「不至於赤身了」。「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勞苦,並非願意脫下這個,乃是願意穿上那個,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。」(v.4)

我們在這「帳棚」裡歎息勞苦是為什麼呢?並不是為那會朽壞的「帳棚—肉體」!乃是渴望得著那天上永存的「居所—復活體」!
當我們地上的身體死去,我們就離開這「帳棚」,將來我們會復活,「死」就被吞滅了。

第1-4節經文是使徒保羅傳講關於「復活的盼望」,我們並非要敗壞地上的身體,而是要渴慕、盼望基督再來時得著極美的「復活體」,那是「永存的房屋」,是我們「永恆的居所」。  

所以要知道,我們將來有新的「身體」和「居所」,世上的一切都會過去,所以我們不是單要顧念現今的事,更重要的是要顧念將來的事。

二、新的信心 (v.6-8)

「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。」(v.7),「眼睛」是人最有感覺的感官,代表一切物質界的感覺。我們未信主前,行事為人是憑著自己的眼光、思想,來處理一切的事。蒙恩得救後,就當學習凡事用《信心》仰望主,順服神的帶領。保羅所以能坦然無懼,是因為雖然現暫居在「身體」與主相離,尚未得著那「永存的居所」,但他《相信》神必會使他得著,保羅是憑著「信心」,不是憑著眼見。

三、新的志向 (V9-15)

1. 得主喜悅

「所以,無論是住在身內,離開身外,我們立了志向,要得主的喜悅。」(v.9)

要討主的喜悅,最要緊的是要有《愛主的心》。人若要討主的喜歡,很可能就無法得人的喜歡,而且還需要捨棄自己的喜好和偏見,順服神的心意,遵行神的旨意。想想看,我們生活中的立志都跟什麼有關係呢?  立志的方向是否與主有關聯? 我們的生活,是否立志為主而活,討主的喜悅?

2.學像保羅為基督而活

「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;因我們想,一人既替眾人死,眾人就都死了;並且他替眾人死,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,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。」(v.14-15)

基督為眾人「死」,為叫眾人「活」。保羅面對哥林多教會的攻擊,卻仍然服事他們,因為基督的愛激勵他。第11-15節這段經文,是保羅在服事上最深入《剖白自己》的經文。

我們要學習保羅怎樣地為神擺上。

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活,乃是要為復活的主而活。當我們行事為人能《憑信心不憑眼見》時,我們才能為基督而活。
我們只要緊握住神所興起的機會,為神擺上,忠心服事,最後必能得著喜樂、榮耀和冠冕。

看!神已將寶貴的冠冕放在我們的眼前,我們不要單單只為得著《救恩》,更是要為得着那榮耀的《獎賞》努力。

四、新的職份 (v.16-21)

這段經文提到了三個重點「和好,新造的人,為主而活」,這三件事彼此是有關連的:  

1. 藉著基督與神和好

「一切都是出於神,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。」(v.18a)

保羅教導哥林多的信徒要《與神和好》,人《與神和好》就可以從「罪的奴僕」轉變成「神的兒女」的身份,這是神在基督裡所賜的恩典!

我們信主以後,生命在基督裏成為一個「新造的人」。過往一切舊的事故、舊的興趣、舊的思想、舊的關係,一概成為過去;從今以後,我們過另一種新生活,走另一條新的道路,就是與主同行的天路。

2. 勸人與神和好

「所以,我們作基督的使者,就好像神藉我們《勸》你們一般。我們替基督《求》你們與神和好。」(v.20)
保羅用兩個不同的字來表達他盡力服事的方法:「勸」和「求」!

保羅為達成神所託付的責任,放下自我,謙卑的勸導眾人。主的僕人就是「基督的使者」,是要顯明基督的所是,傳揚基督的所作。
今日我們要作「基督的使者」,就要先與神和好,然後去幫助人與神和好,這是神放在我們生命中寶貴的呼召。

親愛的天父!  感謝祢賜給我們寶貴的應許!感謝祢賜給我們永恆的盼望!  感謝主十架上的救恩,讓我們重新與天父和好!  感謝祢愛我們,祢的愛時常激勵我們!我們立志一生要為主而活,討主喜悅!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