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所謂的「定律」就是一定會發生的事! 「天國的定律」在地上同樣會發生,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。
聖經說:「你的財寶在哪裡,你的心也在那裡」(太6:21),所以當我們的心轉向神,願意更多奉獻給神時,就必經歷神豐盛的賜福,當我們相信「多種的多收」這一個天國的定律時,就必經歷「信心的種子」無限量的成長。
前一章提及保羅讓提多和兩位弟兄,到哥林多教會去收取為「耶路撒冷教會」的捐献;這一章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「奉献」的真諦,並且提醒哥林多教會,答應要擺上的,就要憑「信心」盡心的去實行。
一、奉獻的實行 (v.1-5)
1. 誇獎樂意的心
「哥林多教會」當時是在商業經濟中心,是屬於富有的教會,哥林多教會答應要捐献給「耶路撒泠教會」,已經預備了一年,保羅稱讚哥林多教會,是一個有能力且有《樂意的心》幫助人的教會!
2. 成為別人的激勵
「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,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,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,已經有一年了;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。」(v.2)
保羅先稱讚哥林多教會有樂意捐獻的心,並向馬其頓的教會講說這捐獻的事,激勵了其他教會的擺上,馬其頓地區的教會雖是窮乏,但也受激勵,更成為樂意捐献的教會。保羅勉勵哥林多教會,要完成他們愛心的樂捐,因為他們激勵了許多人。
3. 落實樂意的奉獻
「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,要叫你們照我的話預備妥當;免得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。」(v.3) 「免得在這事上誇獎的話落空」,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,若沒有預備好,反將成為了羞愧!
因為「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,見你們沒有預備,就叫我們所確信的,反成了羞愧;你們羞愧,更不用說了。因此,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,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預備妥當,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,不是出於勉強。」(v.4-5)
所以保羅先派提多和兩位弟兄先去,提醒哥林多教會完成捐獻的預備,等保羅帶著馬其頓教會的人來,若已預備好,就表明了他們樂意的心,也激勵眾人的心。
保羅知道哥林多教會是富有的,但對這項「捐獻」的事拖延了一年,看來似乎不是很願意;但保羅為何卻說他們是「樂意」的呢? 因為,保羅稱讚他們是想扶持他們,鼓勵他們,當存樂意捐獻的心志!這是一個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! 當有人做得不是很好時,不要直白的指責他的不好,反倒要用正面的話鼓勵他,使那人有機會完成所當做的美事。
保羅稱讚鼓勵哥林多教會,這是牧者的心! 保羅沒有斥責,反而誇獎他們,祝福他們,使信徒的愛心被提升,繼續鼓勵教導信徒,答應的捐献要誠心盡心的擺上,因著「信心」所擺上的奉献一定要完成,才能蒙神的喜悅與悅納!誠如過去幾年,我們同心建造教會的教育館一樣。
二、多種多收的律是確實的 (v.6-15)
1. 捐得樂意是神所愛
「少種的少收,多種的多收,這話是真的。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,不要作難,不要勉強,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。 (v.6-7)
「奉獻」是一種「恩典」,「奉獻」表達出我們是有「感恩的心」的人!「少種的少收,多種的多收」是一句勉勵「信心」的話,保羅勉勵哥林多的信徒應以慷慨的心、感恩的心來奉獻,且奉獻要樂意,這樣神就會喜悅,就會悅納並賜福。
2. 恩惠多多
我們要如何「多種多收」呢? 這要看神,因爲恩惠是神加給我們的!
保羅說:「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,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,能多行各樣善事。」 (v.8)
究竟是 — 先多種~再多收~再多行善? 還是 — 先多領受恩典~再多種~再多行善?
其實這是一個《恩典的循環》,沒有誰先誰後;不是有恩典才捐,而是越捐就越有恩典。
我們應成為又慷慨又感恩的人,當我們有一顆「樂意的心」時,我們因著《愛心》與《信心》的擺上,就會經歷到那又豐盛、又奇妙的「恩典循環」。
親愛的弟兄姐妹!我們都是神的管家,神樂意將更多的財富交給我們管理,透過我們「樂意的心」來奉獻,成就聖工!神要讓我們的生命經歷祂所賞賜的豐盛,使我們能不斷的進入「恩典的循環」裡,但我們需要先明白神的心意,才能經歷「信心」的考驗,進而經歷神豐盛的祝福。
親愛的主!祢是樂施恩典的主,懇求祢幫助我,賜我在奉獻上有慷慨和感恩的心,知道袮是一切恩典的源頭,教導我以信心來回應,有樂意的心志,為聖工的需要,擺上全人的奉獻!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