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在保羅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《加拉太書》中,我們可以看見,保羅語重心長的提醒加拉太眾教會,信仰不可倒退了,不要回到「守律法」的舊約中,要進入到「基督的救恩」裡,脫離律法主義,領受聖靈,要成為承受產業的「神的兒女」。我們是否能得着神所應許的產業,就在乎我們的「身份」,保羅要讓加拉太教會的信徒知道 — 自己是「神兒女」的身份,不要再活在「奴僕」的心態中。
作為神家中的兒女,該如何做,當如何行,道理大家都明白,但卻很難活出「神兒女」的身份來。正如聖經中「浪子的故事」,那個盡心盡力的大兒子,雖然天天和父親在一起,但活出的卻是像個「奴僕」的生命,他和父親的關係是有阻隔的!
這給我們一個提醒! 我們雖然已有「神兒女」的身份,但是我們與天父的關係如何呢?
是親密的?是有阻隔的?
一、起來承受產業 (v.1-7)
保羅說:「我說那承受產業的,雖然是全業的主人,但為孩童的時候卻與奴僕毫無分別,乃在師傅和管家的手下,直等他父親預定的時候來到。」(v.1-2)
當時文化的傳統,孩童幼年受教於管家和師傅手下,直等他父親預定的時候來到,他就可以繼承者的身份承受產業。
「及至時候滿足,神就差遣他的兒子,為女子所生,且生在律法以下,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,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。」(v.4-5)
保羅教導加拉太的信徒明白,天父差祂兒子耶穌來,是為要使神的兒女從奴僕的管束中得釋放。經文說的「師傅和管家」,就是那些要求他們遵守律法的人;保羅勸誡加拉太的信徒,要脫離世俗的律法,進入屬神兒子的生命,要成為真兒子。
神不單差耶穌來,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,也差聖靈來,幫助他們真正脫離律法。
「你們既為兒子,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,呼叫:阿爸!父!」(v.6)
所以聖靈是保惠師,祂與世界的師傅不同,世界的師傅是管束外在的行為,但聖靈是光照內在的生命,引導信徒進入真理,又為信徒代求,是內在生命的師傅。
聖靈將二千多年前「十字架上的耶穌」,活畫在我們的內心,讓我們不覺得那些畫面是歷史事件,讓我們真實的觸摸到主愛的恩典,那是神愛世人的明證! 主為每個天父所愛的兒女釘在十架上,把人的自義和律法主義都解除了,這是聖靈奇妙的工作。
猶太人曾受律法的管束,現在他們應當要脫離律法,不再靠律法,所有接受救恩的猶太人都要成為神的真兒子;對外邦人來說,「從此以後,你不是奴僕,乃是兒子了;既是兒子,就靠著神為後嗣。」(v.7)
神是我們的「阿爸!父!」這份親情使我們可以承受產業,所有屬於天父的也屬於我們。我們是兒女,不是外人,不是孤兒,也不是奴僕。
「阿爸!父!」 「阿爸」是亞蘭文對父親的親密稱呼,「父」是希臘文的父親!這是充滿親情的呼喊,是聖靈在我們內心引發出來的一份親情,是理性完全無法說明的。
二、離開懦弱無用的小學 (v.8-11)
保羅對加拉太的外邦信徒說:「從前你們不認識神的時候,是給那些本來不是神的作奴僕。」(v.8)
意思是:猶太人是為「律法」做奴僕,而外邦人是為那些《本來不是神》的神明作奴僕。
保羅告訴他們:「現在你們既然認識神,更可說是被神所認識的,怎麼還要歸回那懦弱無用的小學,情願再給他作奴僕呢?」(v.9)
什麼是「懦弱無用的小學」? 答案就是 — 律法!
因為律法既不能使人勝罪 — 是「懦弱」 又不能使人脫離罪 — 是「無用」
在領人認識神的事上,只屬於初步的階段 — 是「小學」所以,保羅說「律法」就是那「懦弱無用的小學」!保羅的意思是:「現在你們《加拉太人》既然認識神,更可說是被神所認識的,怎麼還要歸回那《猶太人》懦弱無用的小學,情願再給《律法》作奴僕呢?」
加拉太人在基督裡已得自由,不需要再走猶太教「律法主義」的路,那些都是宗教規條,當知基督的救贖是屬天的奧秘,耶穌所成就的是萬世的救恩,無論是猶太人,是外邦人,都要得救,都要成為神所愛的兒女。
「你們謹守日子、月份、節期、年份,我為你們害怕,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。」(v.10-11)
保羅怕加拉太信徒,隨從世俗的小學,盲從在律法之下;若是這樣,他在加拉太所傳的福音,就都是徒然的了!「守節期」的真諦是什麼?首先必須清楚 —
「守節期」不是「救恩」的基礎!「守節期」是感恩生命樹的豐盛!
「守節期」是為讓神的心滿足喜樂! 「守節期」是神的兒女數算主恩的喜樂!
所以,守「耶和華的節期」是生命的節慶,讓人走進神的時間與規律裡,享受神的賜福,這才是真正「守節期」的意義。保羅述說基督十架的真理,像師傅一樣,帶著他們進入得兒子產業的真理裡;又像母親一樣,當孩子離開十架的救恩,保羅為他們害怕,寧願再次經歷生產之苦,也要將加拉太的信徒挽回!
保羅讓我們看見一個令人感動的牧者之心!
三、有基督成形在心裡 (v.12-20)
保羅說:「如今我將真理告訴你們,就成了你們的仇敵嗎?」(v.16)
當加拉太教會被帶到「律法主義」的時候,保羅向他們教導「因信稱義」的真理,結果就彷佛與他們對立似的。
領受產業的兒女,應該擁抱真理,不是依靠行為去換取神的賜福。當我們有神兒子的生命在裡面時,就會越來越像神的兒子,耶穌的生命在我們裡面成形,那就是「有基督成形在心裡」;當「基督的生命」在我們裡面活出來時,我們就會越來越像耶穌,也會越來越有神兒子生命的特質了!
四、憑著應許,承受產業 (v.21-31)
第21-31節,保羅做了五組的對比:
(1) 亞伯拉罕的兩個妻子:
一個是使女夏甲,諭表「律法」。一個是自主婦人撒拉,諭表「恩典」。
(2) 「奴僕」與「主人」
使女生的兒子是 — 奴僕的兒子。 自主婦人生的兒子是 — 承受產業的兒子。
(3) 「血氣」與「應許」
一子從人的「血氣」生。 一子從神的「應許」生。
(4) 「舊約」與「新約」
西乃山立的是舊約—律法之約,十架上基督成就的是新約—恩典之約。
(5) 「地上」與「天上」的耶路撒冷
我們是要為地上暫時的耶路撒冷勞苦?還是要為天上永恆的耶路撒冷努力?
這五組都是在「律法」與「恩典」下的對比。保羅的結論是 — 舊的都要過去!
「把使女和他兒子趕出去!」(v.30b) 就是要把律法主義、自我成就、孤兒的靈、奴僕的心全都從生命中趕出去,我們要在基督十架的恩典裡,迎接聖靈和兒子的心,一同向最愛我們的天父呼叫「阿爸!父!」
親愛的天父!求祢除去我們生命中的律法主義和奴僕的心,幫助我們進入真兒子的真理裡,讓我們得著從祢而來的豐盛產業。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