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保羅在這一章裡,對哥林多教會問了18個問題,因為他「使徒」的身份和權柄被人質疑,所以保羅要向質問他的人辯證。因著這些衝擊,使徒保羅那《牧者的情懷》就被激發出來了!
保羅向哥林多教會剖開自己,讓他們看到不單是事奉者外在的生命,更是看到事奉者的內心世界,這是最感人的地方。
其實「撞擊」對每一個事奉神的人來說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或許也是件好事,若這「撞擊」是神所允許的,正如橄欖被壓榨而流出橄欖油來一樣,就能把美好的生命顯露出來。
一、使徒的權柄 (v.1-18)
我不是自由的麼?我不是使徒麼?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麼?
你們不是我在主裡面所做之工麼?(v.1)
保羅一開始就問了四個問題,這都是不需要回答的問題!
因為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 —「是的!」
保羅在大馬色的路上見到復活榮耀的主,主親自差派保羅,要他做外邦的使徒,所以無論是在與主的交通上、經歷上,或在被差遣的事上,保羅都肯定地說:「我是使徒!」
保羅雖然沒有像十二使徒一樣,跟隨在主耶穌身邊,但從讀「保羅書信」我們可以感受到,保羅對主是有很深的認識的,當他在描述主的心思和主的生命時,就像是在靈裡與主面對面在說話一樣,是那樣的親密。
保羅雖然沒有在「四福音書」的歷史記述裡,但是在「聖靈行傳」裡,我們看見保羅在靈裡與主真實的相交,就像是與主一同生活過一樣。
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!
在「信仰生命」裡,我們不只是相信一個《歷史裡的耶穌》,更重要的是,藉著個人與主親密的交通,《復活主》便進住到我們的裡面,以致我們可以在《靈裡》更多的認識主。
保羅說:我是見過主的,你們就是我在主裡面所做的工,如果我沒有見過主,我就沒有權柄;如果我沒有傳過福音,你們就不是我屬靈的兒女。你們是葡萄樹的果子,我是葡萄樹的枝子,我們的主就是葡萄樹。沒有保羅就沒有「哥林多教會」,「哥林多教會」的存在,就是保羅作使徒的印證。
保羅這樣的辯證,在質問他的人面前是無可駁斥的。
保羅和巴拿巴都被攻擊,所以保羅說:難道我們沒有權柄靠福音吃喝麼?
難道我們沒有權柄娶信主的姊妹為妻,帶著一同往來,彷彿其餘的使徒和主的弟兄並磯法一樣麼?
獨有我與巴拿巴沒有權柄不做工麼?
其實,這些《反問句》的答案,全都在肯定保羅有這些權柄。反倒是,當時教會裡有些教導者是「不做工」的,他們竟質疑教會為何要供養保羅。
第7至10節保羅又有許多問題不斷地反問:有誰當兵是自備糧餉的呢?
有誰在葡萄園工作不吃園裡的果子呢?有誰牧養牛羊不喝牛羊的奶呢?
保羅以一般常識反問,然後進一步說:「就如摩西的律法記著說:牛在場上踹榖的時候,不可籠住它的嘴。難道神所掛念的是牛麼?」(v.9) 律法容許牛在《工作》時吃禾場上的穀物!
難道,神只掛念牛的需要嗎?難道,使徒不可以吃傳福音得著的果子嗎?
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昭然若揭的,保羅用反問的方式,是要讓他們自己去思考。
「因為耕種的當存著指望去耕種;打場的也當存得糧的指望去打場。我們若把屬靈的種子撒在你們中間,就是從你們收割奉養肉身之物這還算大事麼?若別人在你們身上有這權柄,何況我們呢?然而,我們沒有用過這權柄,倒凡事忍受,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。」(v.10b-12)
這是保羅的智慧,他雖可以吃福音的果子,接受教會對他的供養,但他沒有用這種權柄,以致他傳福音是無可指責的,然而,竟然仍有人說他妄用這權柄。
「你們豈不知為聖事勞碌的就吃殿中的物麼?伺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麼?」(v.13)
祭司分領祭壇上的物是當然的事,這是神在《利未記》時設立的制度。
「主也是這樣命定,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。」(v.14)
這就是保羅的結論。傳道者《靠著福音養生》是應當的,這是神的命令。 在今天的教會,有健全架構的薪酬制度是健康的,能保障牧者、同工的生活,在宣教事工上無後顧之憂,更讓撒但無機可乘。使徒《靠著福音養生》是應當的,只是保羅甘心放下收取薪金的權利,保羅說:「但這權柄我全沒有用過……,因為我寧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誇的落了空」(v.15)。
保羅說:「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,因為我是不得已的。若不傳福音,我便有禍了。」(v.16) 有些人愛誇耀自己所傳的,但保羅卻說他是《逼不得已》,保羅說他《不傳福音就有禍了!》
保羅整個生命的轉捩點,就在大馬色路上與主相遇,從此他的人生就改變了!
保羅遵從主在大馬色路上的吩咐,他順服的領受異象。從這個特別的經歷來看,保羅不是一個自由的人,保羅是一個~生命領受神特別託付的人。
「我若甘心做這事,就有賞賜;若不甘心,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。」(v.17)
「甘心」就得著心靈的自由!
看!事情臨到保羅,他沒有選擇權,但做的態度怎樣,甘心或是不甘心,他仍可選擇,這樣就顯示一個人內心的自主、自由有多少。
弟兄姐妹!我們服事的「心」很重要喔!如果是「甘心」去做,就越做越起勁、越做越喜樂、越做越有果效!
但是,如果「勉強」去做,就會做得很辛苦,做得很勞累,埋怨的聲音充滿了生命,服事的果效也就失去了! 所以,如果我們沒得選擇,一定需要去服事一項聖工時,請記得,我們其實有一個「選擇」可以做,就是我們的「心」,當你選擇「甘心」,那就會得著靈裡的自由了喔!
服事的權柄不是從人而來,是從主來的!主怎樣吩咐我們,我們就怎樣做,帶著樂意的心去做,就必得主的喜悅!
保羅是有使徒權柄的,那不是他去爭取的,是來自神所賦予的,保羅並不以此自誇,反更謙卑的去盡他做使徒的職分,這是我們很需要努力學習的功課。
保羅說:「既是這樣,我的賞賜是甚麼呢?就是我傳福音的時候叫人不花錢得福音,免得用盡我傳福音的權柄。」(v.18)
我們知道「福音」是白白的恩典,但「傳福音」是需要《付代價》的,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心志,為了福音的緣故,我願意《為耶穌請吃飯》!
二、為福音放下權柄 (v.19-23)
保羅說:「對猶太人,我就作猶太人,為要贏得猶太人;對律法以下的人,我雖不在律法以下,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,為要贏得律法以下的人。對沒有律法的人,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,為要贏得沒有律法的人;其實我在神面前,不是沒有律法,而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。對軟弱的人,我就作軟弱的人,為要贏得軟弱的人。對什麼樣的人,我就作什麼樣的人。無論如何我總要救一些人。」(v.20-22)
保羅的意思,不是指面對惡人時,我們也要成為惡人,保羅是指我們要《接納不同的人》,我們傳福音不要對福音朋友有過高的要求。雖然神的要求是《高》的,但福音的門檻卻是《低》的,我們要讓新朋友先得著《福音的好處》,讓他們的生命認識真理,在教會團契生活裡慢慢成長。
因為,凡我們所行的,都是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!
三、為不能朽壞的冠冕勇往直前 (v.24-27)
「你們不知道在運動場上賽跑的,大家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?你們也要這樣跑,好使你們得著獎賞。」(v.24)
保羅用當時羅馬競技場作比喻, 勉勵信徒要像參加競賽的人一樣,為了得著獎賞,在諸事上要有節制,都是為了能夠得著勝利的冠冕。
在競技場上得的冠冕是會朽壞的,但保羅說,我們卻是要得不會朽壞的冠冕。這是保羅給我們每個人的挑戰和邀請,我們要得不朽壞的冠冕,不是為眼前的勝利,而是為一個更大的榮耀 — 就是得著主的獎賞!
保羅說:「所以,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;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。我是攻克己身,叫身服我,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,自己反被棄絕了。」(v.26-27)
保羅提醒我們,要攻克己身,叫身體服自己,使我們成為一個在主裡真正自由的人。
我們要像參加競技的人一樣,努力約束自己的身體,運動員為得著世界勝利的獎賞,就約束自己的身體,更何況我們要得著的是 — 天上無比榮耀的獎賞。
親愛的天父!求祢使我們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,效法主耶穌,效法保羅,甘心作眾人的僕人,為要服事人,為要多得人。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