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親愛的弟兄姐妹們!我們已經進入《哥林多前書》的最後段落了!從第12章到第15章,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講論「方言」和「復活」的問題。
「方言」是神所賜的屬靈恩賜,本質上是好的,但哥林多教會濫用「方言」,以致在崇拜中造成混亂,影響聚會,甚至影響信徒對「復活」的信念。使徒保羅在第12-14章就是向哥林多教會講論這個問題。
第12章提到神賜給人很多恩賜,「方言」只是九大恩賜之一。
保羅說:「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、隨己意分給各人的。」(12:11)
而且,「恩賜」是有次序的,「神在教會所設立的:第一是使徒,第二是先知,第三是教師,其次是行異能的,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,幫助人的,治理事的,說方言的。」(12:28)
最後保羅說:「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。我現今把《最妙的道》指示你們。」(12:31)
因此第13章保羅就是要講述這「最妙的道」(the best way),就是最好的方法、最佳的道路!
保羅所說的「最妙的道」是什麼呢?這「最妙的道」 就是 —「愛」!
一、沒有愛,一切徒然 (v.1-3)
「愛」是最妙的道,是生命不可少的!
「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愛,我就成了鳴的鑼,響的鈸一般。」(v.1)
「萬人的方言」指的是地上人間不同國家的地方語言,不是沒有意義的舌音。
「天使的話語」就是天使所說的靈語,是天使才會說,不是人所能說的。
「鳴的鑼,響的鈸」,這是「虛空」的意思,只有聲音,沒有內容,無法持久。
保羅並不是說,人真的能說《萬國的語言》或《天使的話語》,保羅是用誇大的比喻來表示,即使擁有說《萬國語言》和《天使話語》這般無人能及的恩賜,若沒有「愛」,就成了鳴的鑼,響的鈸一般,只能發出《聲音》卻沒有《生命》,這就是濫用「方言恩賜」的真實寫照。
是的!生命沒有「愛」,一切都是空的!
哥林多教會錯解「方言」的恩賜,濫用「方言」,甚至認為有「方言恩賜」的人就是「天使」,「靈」就能脫離世界,因此產生了許多錯誤的教導。例如:不信身體會復活、禁止嫁娶、不吃肉、禁慾等(提前4:3)。
其中,有妻子認為自己是天使,便不與丈夫同房,以致丈夫去找廟妓,產生了淫亂的問題。
另一種極端的錯誤思想,就是認為能說方言,靈裡就已是天使,肉體終將敗壞,身體不會復活。所以,隨意放緃情慾也不會影響靈性。因此就一邊說方言,一邊又放縱肉體。
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不要以為能「說方言」就是天使,就很屬靈、很聖潔,甚至要與不信的配偶離婚。「方言」是屬靈的恩賜,能提升人的靈性,能進入與神在靈裡的交通,但《能說方言不是天使》,我們是「人類」,是神最愛、最滿足的創造!
所以,保羅提醒我們,要警惕這極端的錯誤思想,不要陷入錯用「方言恩賜」的迷思裡!。
「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,也明白各樣的奧祕,各樣的知識,而且有全備的信,叫我能夠移山,卻沒有愛,我就算不得什麼。」(v.2)
若有人具備保羅所說的三種才幹:
(1)先知講道之能 (2)真理知識豐富 (3)全備的信心
這樣的人會被認為是屬靈偉人,受眾人的尊崇。但保羅說:「沒有愛,我就算不得甚麼! 」
「我就算不得什麼」就是 —I am nothing,我什麼都不是!意思是 — 在神面前絲毫沒有價值!
「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,又捨己身叫人焚燒,卻沒有愛,仍然於我無益。」(v.3)
保羅說,物質的捨棄,甚至犧牲自己,這類崇高的品德表現,並不就是等於「愛」。若非出於《愛的動機》所行的,就都是虛空的,在神面前沒有任何屬靈的價值。
二、最妙的道 — 愛的真諦 (v.4-7)
保羅所說的這種「愛」,在原文裡是一種神聖的、完全的「愛」,這「愛」就是「神」自己,是神的生命在信徒裡面,彰顯出來的特質。
1. 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
「恆久忍耐」原文是「long spirit 」,是如同深呼吸,吸一口「長氣」一樣。
這是表達無論面對什麼事情,我們的「靈」,就是「氣」,都不要被攪動,不要動氣!
「恆久忍耐」就是不失去「靈」的功能,是「愛」的彰顯。
「恩慈」是恩典和慈愛。當我們被無理對待時,能忍耐,不即時發作,又以恩慈相待,這是活出「基督的愛」,因為「愛」是耶穌基督的本質,是主給我們的榜樣。
「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」,就是在任何境況中,都不失去我們的「靈」,要讓基督的愛在我們生命中彰顯!
2. 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
義,只喜歡真理。「愛」就是向罪說「不」!
「愛」就是為別人的好處放下自己! 「愛」就是顧及別人的感受,成全生命!
「愛」就是不記住人的虧欠,願意饒恕! 「愛」就是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!
是的!我們不在《不義》中喜樂,乃是要在《真理》中喜樂。
3. 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
「凡事包容」,「包容」原文是指《很大的屋頂》,表示能夠提供遮蓋,保護。我們服事,生命的容量要夠大,才能成為需要的人的遮蓋與保護。
「凡事相信」,我們相信,神在每個人身上的作為,都有神的計劃與美意,在人不能的,在神萬事都能。
「凡事盼望」,我們要常看人的光明面,不要陷在黑暗裡,要在主裡堅定信心,仰望那未見的確據。
「凡事忍耐」,「愛」的本質就是「忍耐」,開始是「恆久忍耐」,最後是「凡事忍耐」。
「凡事忍耐」指的是一種「讓步」的生命,是為著成全「愛」而擺上的生命。
這一段「愛的真諦」,是保羅關於「說方言」的教導,因為在哥林多教會聚會中,大家都在說方言。保羅要哥林多的信徒明白,運用方言恩賜需要有「愛」在其中,要考慮彼此的處境,要能夠恆久忍耐、凡事忍耐,更要以恩慈的心彼此相待。
三、唯有愛是永恆 (v.8-13)
「愛是永不止息」原文是「love never fails」,意思是:愛是永不失敗的,這是愛的永恆性。
保羅說:「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;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;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。」(v.8b)
是的!將來在天上就不需要有「先知」的恩賜了,因為可以直接與神面對面的交通,我們在神的寶座前不停地敬拜,這天上的敬拜是永永遠遠的!
將來也不需要有「方言」的恩賜,因為「方言」是為傳福音,講述神的啟示,這些在天上都不需要了!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,只有神是完全的,當耶穌基督再臨時,這個舊的天地都要過去了,一切就都不再需要了!
「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(v.13)
是的!只有「愛」是最重要的,是直到永恆的!
神對我們說話,我們信靠神的話往前走,這就是「信心」,是很重要和寶貴的,但將來我們到了天上,就不再需要「信心」了。「盼望」也是一樣,在地上恆久等候,是因著「盼望」將來所要得著的榮耀,但當已進入新天新地時,就不用再「盼望」了!
那麼「愛」呢?「愛」是分享,是給予,是在永恆裡繼續存在彼此之間的!
但前提是 — 我們需要有很多「愛」,才能分享給別人啊!
那麼,我們生命中「愛」的能力從何而來呢?聖經告訴我們 —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!
所以如果我們從神而得的「愛」夠多,我們就有夠多的「愛」可以與人分享。
神要我們學習「感恩」,時常數算生命中的恩典,不單神愛我,父母愛我,家人愛我,朋友愛我,當我們心存「感恩」,就能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,生命就會不停的累積「愛」,心中就充滿許多「愛」的能量,就可以給出去與人分享。所以,當我們常常有「感恩的心」,我們就能使生命累積更多的「愛」。
另外,「愛」很奇妙!「愛」是會越給越多的! 因為~「愛」是會流動的!當我們常常有「感恩的心」,我們就會去「愛」人, 也會得到別人回饋的「愛」,當我們越給出去,心裡就會越喜樂,於是我們的生命就會累積越多的「愛」。
「愛」永遠不跌倒,「愛」永遠不失敗,我們相信哪裡有「愛」,那裡就是天堂!
弟兄姐妹!我們要愛神,首先就要愛我們眼所能看得見的弟兄姊妹。愛人不容易,但是只要願意去做,就能擴充我們生命愛的能量。透過教會生活,團契造就,我們更能學習,活出神教導我們「彼此相愛」的真理。
什麼是「最妙的道」?就是「愛」 !
什麼是「更大的恩賜」?一樣就是「愛」!
親愛的主耶穌!求祢幫助我們,更多體會祢十字架上的愛,使我們能認識更多,領受更多,感恩更多,從而給出去更多的愛。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