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《哥林多後書》第6章,前面 1~13 節是保羅對哥林多教會信徒的勸勉,說明信徒應該盡的責任;後面 14~18節是講到信徒要有《分別為聖》的生命。哥林多後書第6章,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思想:
一、與神同工 (v.1-2)
「我們與神同工的」(v.1)
一開始,保羅就說我們是「與神同工的」,這不是說我們有資格、有能力可以與神同工,需知今日我們可以「與神同工」,是領受了神的恩典、神在耶穌基督裡所賜的救恩,臨到我們身上,所以我們才有福分,被揀選成為「神的同工」。
「與神同工」是與神有《團契》的關係,是有交通、有連結、有生命的相交,所以保羅說「不可徒受他的恩典。」(v.1)
是的!我們不可白白領受神的恩典!
我們不可單方面接受神的恩典,因為我們與神的關係不應該是單向的,而應該是與神有《團契》的交通,有「領受」也有「給予」,是雙向的。
「在悅納的時候,我應允了你;在拯救的日子,我搭救了你。」(v.2)
看哪!現在正是悅納的日子!
看哪!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!
在這充滿恩寵的時刻,神要聽我們的禱告,神要應允我們!在拯救的日子,神「搭救」了我們,那是神出手「幫助」我們的日子!
我們既是「與神同工的」,神必聽我們的禱告,我們要尋求神的搭救、神的幫助,就要告訴神我們的困難,在與神的團契交通中,我們便能得著能力來「與神同工」。
二、保羅的生命,他怎樣與神同工 (v.3-10)
1. 保羅與神同工
「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,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。」(v.3)
和修本聖經說得更清楚:「我們不在任何事上妨礙任何人,免得這使命被人毁謗。」
作神工人的,我們不要妨礙任何人,不要因為我們的服事成為別人的攔阻和絆倒。
保羅受了很多苦,為要保守他使徒的職份免受毀謗,但他不是為自己的名譽,而是為作主工。
使徒保羅勸神的兒女應該「為神而活」,處處表明是屬神的人。在生活中,要把握機會「與神同工」,向人傳如何得救與生命蒙恩的見證,不要成為別人的絆腳石。
2. 勝過苦難的爭戰
第4節的經文提醒我們,做神的僕人需要 -「反倒在各樣的事上,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」(v.4)這是屬神的人應有的彰顯。
保羅講述在服事中,會經歷的苦難與磨練:
七件苦難:忍耐、患難、窮乏、困苦、鞭打、監禁、擾亂。
這些都是持久的苦難,是神的工人會遇到和需要學習的。(v.4b-5a)
七件品德:勤勞、儆醒、不食、廉潔、知識、恆忍、恩慈。
這些是需要持守的品德,也是屬神的人需要的生命態度。(v.5b-6a)
外在的環境能激發出這些品德 — 「勞碌」作工讓保羅成為「勤勞」的人! 「失眠」讓保羅成為「儆醒禱告」的人!「飢餓」讓保羅成為「禁食禱告」的人!
保羅沒有讓每一個特質成為他生命的埋怨,反而讓這一切成為他生命裡的優勢及品德。
另外,有五樣爭戰的屬靈兵器(v.6b-7):
1)聖靈的感化 — 聖靈把聖潔的能力賜給我們。
2)無偽的愛心 — 真實的愛是有行動的。
3)真實的道理 — 真理的言語、是聖靈的寶劍。
4)上帝的大能 — 神的全能與能力。
5)仁義的兵器 — 在左在右,左邊是防守、右邊是攻擊。
外在環境的爭戰,是屬神的人必然的經歷,只要我們堅定的持守在神的心意裡,就可以處於聖靈的感化、無偽的愛心、真實的道理、上帝的大能當中,就能夠帶著仁義的兵器,在左在右,勇敢無懼的向前行。
3.「似乎」與「卻是」
保羅說自己:「似乎是誘惑人的,卻是誠實的;似乎不為人所知,卻是人所共知的;似乎要死,卻是活著的;似乎受責罰,卻是不至喪命的;似乎憂愁,卻是常常快樂的;似乎貧窮,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;似乎一無所有,卻是樣樣都有的。」(v.8b-10)
弟兄姐妹!想一想! 保羅是在「似乎」中?還是「卻是」中呢?
我們常常停留在「似乎」中,但其實我們是屬神的人,是應該活在這一切的「卻是」中!
要如何超越到這樣的境界呢? 答案就是 — 要時時與神相交! 要與神做最親密的好朋友喔!
三、保羅有如父之心 (v.11-13)
「哥林多人哪,我們向你們,口是張開的,心是寬宏的。 你們狹窄,原不在乎我們,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。 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。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。」(v11)
保羅認為哥林多的信徒在靈性上像是小孩子,保羅像父親對孩子說話一樣,用愛心來指正他們。
四、分別為聖,過聖潔的生活 (v.14-18)
「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負一軛。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?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?」(v.14)
「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」,指哥林多信徒和不信的人是不同種類的人,彼此的生命性情和在神面前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。因此他們應該不「相交」也不「相通」的。
「同負一軛」,是當時人耕種的習慣,會把兩隻牛用軛連在一起,這樣兩隻牛就能走同一方向、作同一行動。
但若兩種不同種類的動物,那就不可同負一軛(申22:10),因爲牠們習性不同,必會生亂。保羅藉此教導信徒,不可與不信的人同負一軛。
保羅用「同負一軛」作比喻,讓我們思考一個生命的問題~
我們的生命要與什麼連結呢?
保羅教導信徒:「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,與他們分別;不要沾不潔淨的物,我就收納你們。」(v.17)
重點在「分別」,信與不信不要同負一軛,「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」(v.16),神在我們中間來往;「分別」的焦點在於「心」,我們要問:我們的「心」是否有為神「分別為聖」呢?
真正與神相交,走到最美好的終點,就是神「收納」我們,不再僅僅只是我們領受神的恩典而已,而是我們的生命,被神完全的「收納」了!
親愛的天父!感謝祢揀選我們成為祢的同工,使我們可以幫助人與祢和好。感謝祢教導我們知道這是恩典,我們應該要回應。求聖靈幫助我們懂得感恩,並且珍惜能成為神所使用的器皿,也時刻提醒我們要分別為聖,不要愛世界過於愛神。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