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/24 哥林多後書8章 榮耀的奉獻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使徒保羅非常關心哥林多教會,保羅寫這幾封書信,目的就是在於,要導正哥林多教會錯謬的信仰行為。上一章保羅要他們成為「聖潔」,又為哥林多教會的「悔改」和「順服」而感恩,哥林多教會的「悔罪」讓保羅得著極大的安慰與喜樂。

在這一章保羅繼續教導和激勵他們,要他們在聖徒供給的捐獻上,為耶路撒冷教會擺上一份愛的關心。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:「弟兄們,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,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,仍有滿足的快樂,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。」(v.1-2)

「馬其頓的教會」就是指腓立比、帖撒羅尼迦那些地區的教會,他們在患難中依然樂意捐助耶路撒冷的教會;「樂捐」是神給眾教會的祝福,也是神的厚恩;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,當如何領受祝福,讓他們更明白神的心意,並與耶路撒冷的教會做美好的連結。

一、 奉獻是恩典 (v.1-15)

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,要參與「奉獻」的事工,因耶路撒冷教會有很大的需要。

哥林多教會是外邦的教會,信徒多為外邦人,而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則多為猶太人。

耶路撒冷教會在羅馬統治下,受到許多的逼迫,外邦人在經濟和各方面都比猶太人好,因此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,要幫助耶路撒冷教會,但哥林多教會辦理這事並不積極,所以保羅用同為外邦教會的「馬其頓教會」為例,再次勸勉鼓勵他們,要為這項事工擺上關心。

保羅首先處理好他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,然後再勸勉他們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,若要勸勉人,必先與人有美好的關係才去勸勉,這樣別人就容易聽勸。因為「愛在關係裡」,這是我們服事聖工的重要功課!

(1) 從神領受恩典 (v.1-3)

馬其頓的教會從神領受恩典,「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,仍有滿足的快樂,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。」(v.2)

馬其頓眾教會中的「腓立比教會」,是非常有基督之愛的教會。「腓立比城」是歐洲大陸東岸臨海的頭一座駐防城,一般駐防城都在邊緣地區,所以是較窮困之地,他們既要面對外邦世界信仰的試煉,也要面對生活的窮困,竟然還能有滿足的喜樂,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,實在令人感動。

「樂捐」意思是指他們是一心一意的誠心慷慨,把他們所擁有的捐出擺上,甚至是超過能力所及的捐獻,這是保羅可以證明的。馬其頓教會在面對逼迫的試煉中,仍有滿足的快樂,在窮乏當中仍樂意捐獻,這就是從神領受的「恩典」。

(2) 先把自己奉獻給神 (v.4-5)

保羅說馬其頓的教會,「再三地求我們,准他們在供給聖徒的恩情這事上有分。」(v.4)

馬其頓教會在窮困中仍憑信心甘心樂意服事,即使保羅不想他們再多作奉獻,他們竟再三懇求保羅,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善事上有分。因為耶路撒冷教會是他們的長兄,同為天父的兒女,他們願意去愛他。

所以,馬其頓的教會雖在艱難中,仍願意幫助那更艱難的耶路撒冷教會。為甚麼他們可以做到呢?  因為馬其頓的教會知道,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屬於神,一切都是從神的賞賜而來。

他們滿足於神的供應,縱然不足仍樂意供應別人的需要。他們更把自己獻給神和保羅,他們因跟從神,也就跟從保羅,既領受了恩典,就把恩典也分給別人。

(3) 靠恩典辦理奉獻 (v.6-12)

「奉獻」和「慈善」都是神的恩典!馬其頓教會已經活出這樣的「恩典」來了!

保羅盼望哥林多教會在「奉獻」上也能顯出這「恩典」,所以盼望提多在哥林多教會辦成這事。

「你們既然在信心、口才、知識、熱心,和待我們的愛心上,都格外顯出滿足來,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。」(v.7)

保羅的意思是,縱然是「窮乏」的,靠「恩典」仍能成就美好的善事,馬其頓教會就是很好的例子。  

哥林多教會在各方面都比他們優勝和豐富,必也能辦得到。何況哥林多教會一向願意供給保羅,雖然保羅沒有收取他們的幫助,但盼望他們在耶路撒冷教會的慈惠善事上有份,勸他們也同領受這恩典。這也正能試驗出他們的愛心是否真實,保羅鼓勵哥林多教會,可以勝過這個試驗。

「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:他本來富足,卻為你們成了貧窮,叫你們因他的貧窮,可以成為富足。」(v.9)

我們所以「富足」,乃是因為領受耶穌十架上的恩典;祂原是「富足」,卻為我們甘願成為「貧窮」,這就是十架的恩典;跟從耶穌就是《原本富足的》也《甘願成為貧窮》。

因此,保羅用馬其頓教會的擺上,鼓勵哥林多教會,給他們作榜樣。保羅是為他們的益處而勸告,因為這事已開始一年了,應該要快快辦成這事。

(4) 恩典為要均平 (v.13-15)

保羅這樣勸勉哥林多教會,是為要「均平」。把自己有餘的分享別人,幫補別人的不足,事實上這是在《祝福自己》,因為將來當自己有需要時,別人也會如此回饋予你,這其實是在為自己積蓄。

神對眾教會和眾百姓都有這「均平」的原則,正如神在曠野降嗎哪給以色列人,各人都只取自己一日的份量,多取也無用,各人都「均平」。願意為別人的需要而奉獻,是給自己恩典,今日你以恩典待人,他日別人也用恩典待你,這就是「均平」的原則。

弟兄姊妹!這話是可信的,「恩典」是一個會循環的祝福,恩典不斷流動,祝福也就越來越多,當我們的生命不斷的顯出「恩典的祝福」時,人就因此看見神的榮耀,神就越來越得榮耀。因此,這就是一個「榮耀的奉獻」。

二、 榮耀的安排 (v.16-24)

使徒保羅差派三個人到哥林多教會,幫助他收取對耶路撒冷教會的奉獻,再把這些奉獻帶回耶路撒冷。首先是提多,第二位是18節提到的一位弟兄,這人在福音上得了眾教會的稱讚,也被眾教會挑選,和他們同行,並把捐獻的款項送回耶路撒冷。
「可以榮耀主,又表明我們樂意的心。」(v.19b).

保羅教導哥林多的信徒,奉獻是為《讓神得著榮耀》,信徒既領受恩典,也樂意給別人恩典,這是尊榮神的事,是為感恩而擺上的服事,是極美的服事。

第三位同工是第22節提及的另一位弟兄,「這人的熱心,我們在許多事上屢次試驗過。現在他因為深信你們,就更加熱心了。」(v.22)

這位同工的熱心是指他熱心捐獻,也熱心願意幫助哥林多教會完成這項服事。第23節說到他們是「基督的榮耀」,因此使徒保羅為此事所作的安排也是一個「榮耀的安排」,兩位榮耀的使者與提多一同把奉獻帶去耶路撒冷,叫神得著榮耀。如此,保羅也不會被誤會從中有不光明的事。弟兄姊妹!「奉獻」是一種會循環的「恩典」,「奉獻」使我們成為一個蒙福的人,更重要的是,能使神的心得著滿足,使神得著當得的榮耀,願神大大使用我們。

親愛的天父!  感謝祢教導我們要看重「奉獻」的擺上!  感謝祢教導我們明白,這是對我們自己的恩典,也是榮耀祢的服事。親愛的主!我們願意獻上自己,願意將我們擁有的與人同享,在服事主的生命中,建立一個榮耀的循環。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