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/4 哥林多前書4章 使徒的權柄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《哥林多前書》第4章,這一章講述使徒保羅與哥林多教會之間的牧養關係,從保羅的教導裡,可以看見使徒保羅真誠的心和生命的見證。哥林多教會拒絕、批判、抗拒使徒保羅,他們不認保羅是「使徒」。這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服事啊!使徒保羅要《牧養》一個《不接受你牧養》的教會,這實在是 — 高難度的挑戰啊!
一、使徒有權柄 (v.1-5)
「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,為神奧秘事的管家。」(v.1)
在本質上,「使徒」是有權柄的,他們作基督的「執事」,是神奧秘事的「管家」,受託付管理教會。
什麼是「奧秘事」?「奧秘事」就是神託付使徒要成就的一切事!
使徒保羅是外邦人的光,他建立教會,並且讓「外邦人教會」與「猶太人教會」合而為一,這是一個新的異象,是神偉大的心意,是神定意要成就的新事,而使徒保羅就是執行這新事的人!
「所求於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。」(v.2)
教會是神透過使徒建立的,使徒就是這事的執行者,必須《忠心》服事主,執行神的異象和使命,成為基督的僕人。使徒保羅有權柄,因為他是管家,是基督的僕人,他有神給他的異象和使命,他要成就這使命,且要使一切事工能合神心意的順利進行。
「我被你們論斷,或被別人論斷,我都以為極小的事;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。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,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;但判斷我的乃是主。」(v.3-4)
這段經文的意思,似乎是說,保羅認為被哥林多教會和別人論斷是小事,其實教會弟兄姊妹論斷使徒是大事!「論斷」是基督徒的致命傷,「彼此論斷」就是彼此拒絕、分裂教會。保羅說是小事,指的不是說「論斷」是小事,保羅的意思是說《有沒有論斷我》那是小事,因為不影響我的得救,不影響我是使徒、不影響我是神的僕人。保羅要表明,無論哥林多教會怎麽論斷他、拒絕他,他仍是神所差派的,「論斷」不能搶奪他的救恩,也不能奪去他使徒的權柄。
弟兄姐妹!當面對被人「論斷」時,要怎麼辦? 一定要告訴自己 — 先將畫面轉「靜音」!
「安靜」是得勝的秘訣!如果可以,先靜下心來,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錯,如果沒有,那麼一定有機會能說清楚講明白的!保羅以自己的良心說,他並不覺得自己有錯,但對與錯不能使他「稱義」,因為是《基督的十字架》使他稱義!保羅教導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不要「論斷」,等候主來,就能將一切暗中的隱情顯明出來了。
保羅使徒的身份,不需要辯論,只要神沒有叫保羅不做使徒,保羅就仍是使徒,是基督的執事,是神奧秘事的管家。我們也一樣,不要「論斷」,只要眼光單單注目神,單單尋求神,忠心於神所託付的,向著標竿直跑天路,雖不是一條易路,但不用懷疑,那一定是一條,有主同行的恩典之路!!
二、權柄的印記 (v.6-13)
人擁有「權柄」嗎? 為何保羅要說他有「權柄」呢?
「弟兄們,我為你們的緣故,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,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,免得你們自高自大…」(v.6)
保羅說出了「權柄」的真實!「使徒」是神所差遣的,是神將聖靈的權能賜予使徒,來完成神所託付的工!「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,好像定死罪的囚犯;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,給世人和天使觀看。」(v.9)
在當時,羅馬城有一種圓形的競技場,供王公貴族和一般市民一同觀賞。節目開始時,先會讓各組的勇士彼此角鬥做暖場;到最後的壓軸戲,便將已判決死罪的囚犯放進競技場,讓人與兇殘的野獸搏鬥,直鬥到死,以娛樂觀眾。
經文說「列在末後」就是指那最後的壓軸戲,「定死罪的囚犯」就是在戲臺上最後出現的角色。「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」,保羅以此比喻使徒所扮演的角色,他們就像壓軸戲,最後才被領進競技場,直鬥到死。「給世人和天使觀看」是指這場戲的觀眾分成兩類,一種是用肉眼觀看的世人,一種是用靈眼觀看的天使;前者只看外表,後者是看內心。
我們今天在地上像「定了死罪」的囚犯,卑下低微,我們正在演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。基督徒所表演的這『一臺屬靈戲』,人人都要參加;但感謝主,因為我們有主耶穌作導演,且有聖經作劇本,我們凡事都有依靠。基督徒與世俗、情慾、魔鬼的搏鬥,是有觀眾的,不但在世人眼前作見證,並且還有天使也在觀看。
使徒不是帶著「權柄」的皇帝,而是帶著《十字架》的管家,他們成為「一臺戲」給世人觀看,基督怎樣,使徒也怎樣,他們要將基督的生命活化顯明在世人面前。
「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,你們在基督裡倒是聰明的;我們軟弱,你們倒強壯;你們有榮耀,我們倒被藐視。直到如今,我們還是又飢又渴,又赤身露體,又挨打,又沒有一定的住處,並且勞苦,親手做工。被人咒罵,我們就祝福;被人逼迫,我們就忍受;被人毀謗,我們就善勸。直到如今,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,萬物中的渣滓。」(v.10-13)使徒權柄的印記是什麼?
就是這段經文中所講述的:愚拙、軟弱、被藐視、飢渴、赤身露體…渣滓,這十五個印記。
使徒要完成神給他們的使命,不是用世人的智慧、方式,而是要謙卑地背著基督的十架跟從主。使徒保羅從來不會撇棄哥林多教會,是哥林多教會撇棄他。
三、拿起權柄 (v.14-21)
保羅要《牧養》《不願接受他牧養》的哥林多教會,他沒有拿起像王一般的「權柄」,也沒有拿起管家的「權柄」。那保羅是拿起什麼「權柄」呢?
他說:「我寫這話,不是叫你們羞愧,乃是警戒你們,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。你們學基督的,師傅雖有一萬,為父的卻是不多,因我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了你們。」(v.14-15)
這是「父親」的權柄,是「愛」的權柄,保羅拿起的「權柄」不為發怒動氣,而是在「愛」裡,像父親待親愛的兒女一樣,我警戒你、教你,我要你效法我,這是父親「愛」的權柄。
「你們願意怎麼樣呢?是願意我帶著刑杖到你們那裡去呢?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?」(v.21)
看!這父親的愛是有行動的!保羅說,我來不是要聽到你們自高自大的事情,我來是要看見你們當中有聖靈的能力。教會得能力是從神而來,有聖靈自然就有能力。當我們拿起「權柄」的時候,要像保羅一樣,是父親「愛的權柄」。要小心,「權柄」不是壓制人的「權勢」,拿起「權柄」是為成全生命的成長,要在「愛」裡行使「權柄」。
親愛的天父!感謝祢設立牧長牧養我們,感謝祢讓牧長如同父親一般愛我們、管教我們。求祢幫助我們,能更多尊榮、愛護我們的牧長,猶如兒女待父親一般的順服受教。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