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聖經有約

2024/3/10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3/10 與金句有約

士師記 一:2 耶和華說:「猶大要先上去。看哪,我已將那地交在他手中。」

感謝讚美主,約書亞是一個偉大的領袖,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,攻佔各地,但是,世間的領袖會過去,主上帝祢才是我們永遠的元帥,祢必帶領每一個世代,與我們一起爭戰。感謝讚美主,祢與以色列眾支族同在,然而以色列人強盛的時候,就叫迦南人做苦工,沒有把他們全部趕走,將主上帝的命令打了折扣,成為日後的心腹大患;求主聖靈引領我們,專心聽從主命令,仰望跟隨主腳步,在生活中,不要給魔鬼、試探、罪惡留地步,全然倚靠主得勝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3/10 士師記1章 黑暗世代的開始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今天我們開始讀《士師記》,《士師記》是以色列歷史上一段混亂黑暗的時期,自約書亞死後,到掃羅作王的王國時代之前,中間這段時期就稱為「士師時期」。在這時期內,以色列人因為沒有驅趕滅盡留在迦南地的七族,所以必然的結果就是 — 漸漸離棄神,隨從外邦風俗,與外邦人通婚,敬拜外邦神。因此神照著以前多次警告以色列民的話,把他們交在外邦人手中。但是當百姓一悔改,神就聽他們呼求的禱告,藉著士師拯救他們。

「士師」的意思是「拯救者」、「審判者」、「管理者」,在君王制度尚未建立之前,神不斷的興起「士師」拯救以色列百姓。整個士師治理的世代,有一種特有的循環公式,就是:以色列民離棄神-被交於外邦人的手-以色列民悔改-得拯救-又離棄神;在士師治理的時期,這樣的循環期有七次之多。

以色列民族進入應許之地,本來應該是蒙福的,從表面上看,以色列百姓有求問神、有合一、有得到地業。但實際上在百姓裡面的靈已經墮落了,因此就落入了黑暗之中。

一、 不完全順服(v.1-21)

《士師記》的前一卷書是《約書亞記》,從《約書亞記》的記載,可以看見神一再的吩咐以色列人,在迦南要完全得地,要把迦南七族完全趕出,只要百姓有信心,耶和華神必為他們爭戰。

2024/3/9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3/9 與金句有約

羅馬書十六:19 你們的順服已經傳於眾人,所以我為你們歡喜;但我願你們在善上聰明,在惡上愚拙。 20 那賜平安的上帝快要把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。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與你們同在!

感謝讚美主,幫助我們有真實的信心,因而展現順服的態度,當我們在順服中,我們就顯明對天父全然的信服。求主每天帶領我們不斷尋求祢的法則與作為,保守我們遠離一切惡事。主感謝祢帶領我們勝過仇敵、跨越艱難,因為祢的恩惠與我同在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3/9 羅馬書16章 教會裡的關係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今天我們讀第 16 章,是《羅馬書》的最後一章,有這一章使整卷《羅馬書》的結束顯得很溫馨,感覺到了溫暖的溫度喔!

這一章保羅提到了許多人的名字,如果我們是當時身在羅馬的信徒,會不會關心~
保羅的信上是否有我的名字?
如果有,保羅會寫我的什麼事呢?

一封書信被保存下來之後,裡面所寫下的「人」是會被記念的,特別是寫在聖經裡,那必是會被神記念的!
《羅馬書》最後一章是保羅《問安》最長的一卷書。保羅沒有去過羅馬,但讀《羅馬書》最後的《問安》字句,感覺他像是已去過羅馬,然後寫書信回去問安的感覺。

從經文的記述來看,保羅似乎對那些人很熟悉!確實這些人是保羅認識的,應該是他在宣教旅程上所遇見的人,有些是聽聞對方事蹟,有些是一起坐監和同工,可能現在他們已去了羅馬,因此保羅寫信便向他們問安。保羅給人的印象似乎很強勢、要求標準很高,但從這篇《問安》的篇章裡,我們對保羅的印象應該可以再加上《溫度》,因為他是一個暖心的人,他會將「人」放在心上。

從保羅的問安可以看出,羅馬教會不像現在的教會是在同一建築物裏面的一群人,他們應是分佈在不同人的家中聚會的信徒。從保羅問候幾位「某某某家,在主裏的人安」,那「家」便是聚會點,便是他們的教會。

2024/3/8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3/8 與金句有約

羅馬書十五:1 我們堅強的人應該分擔不堅強的人的軟弱,不求自己的喜悅。

感謝讚美主,因為祢不求自己的喜悅,選擇為我們犧牲、承擔過犯、釘死在十字架上,但也因此,祢成全了律法、成為軟弱的我們的堅強。求主幫助我們效法祢、不要學習這個世界,繼續把這份愛傳給未成看見、未成聽見的人,讓我們享受來自祢的安慰,成為聖潔,可蒙悅納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3/8 羅馬書15章 同心作「福音的祭司」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羅馬書》第 15 章,使徒保羅提出信心《堅固》的人當擔代《不堅固》人的軟弱,並提醒外邦教會,他們已因著「聖靈」成為聖潔。

第十四章,保羅教導信徒要接納信心軟弱的人,更特別以飲食和文化的差異講解。

信心軟弱的是指猶太人,外邦信徒相信凡物潔淨,甚麼都能吃;猶太信徒卻仍看重舊約規條,因而看見外邦信徒的行為便感到信心軟弱。接著,保羅便向信徒提出一個更高的信仰生活的彰顯。

ㄧ、效法基督榮耀神 (v.1-13)

我們怎樣作「福音的祭司」呢?
是單單去傳福音便是神所呼召的福音祭司嗎?

我們需要明白「祭司」的職分,才能明白我們該如何成為「福音的祭司」!
「祭司」是將人帶到神的面前,將神的心意教導信徒遵行!
那麼,我們該如何成為「福音的祭司」呢?

保羅教導說:「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,不求自己的喜悅。」(v.1)
『「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,如經上所記:「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。」』(v.3)

我們要作「基督的祭司」,要效法基督來榮耀神,因此我們不再是按自己的想法和喜怒來服事神與傳福音。

1. 按神喜悅來擔代 (v:1-6)

2024/3/7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3/7 與金句有約

羅馬書 十四:17 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飲食,而在乎公義、和平及聖靈中的喜樂。18 凡這樣服侍基督的,就為上帝所喜悅,又為人所讚許。 19所以,我們務要追求和平與彼此造就的事。

感謝讚美主,讓我們活在祢的國度裡、認識祢、知道如何遵行祢的旨意、彰顯主的榮耀,在日常吃喝之間,享受彼此和睦、互相尊重的喜樂生活。願我們能與人分享在聖靈裡的喜樂、見證在上帝的公義,求主聖靈繼續引導,使我們真實活出彼此的和睦,勝過於字句道理的知識。感謝主提醒,凡事都可行,但不都有益處、不都造就人,求主幫助我們,凡事不求自己的益處,要求別人的益處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3/7 羅馬書14 只禱告不控告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羅馬書》第14章,保羅教導在教會裡有不同「信心」程度的人,信徒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!
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羅馬教會的背景!

當時的羅馬教會有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,根據歷史,教會是先由猶太信徒開始,然後才有外邦信徒加入,後來因著羅馬政權的政令,猶太人被趕離羅馬城,因此教會便只剩下外邦信徒,以致外邦信徒人數越來越多。
後來因政策改變,猶太信徒便再回到羅馬,教會因而產生了許多的矛盾!

因為猶太信徒的信仰生活,帶著許多「律法」的規條。例如在飲食上他們吃蔬菜,不能吃無鱗的魚,不能吃豬肉等等……。

所以當外邦信徒《吃豬肉》時,猶太信徒便會覺得他們是吃《不潔》的食物;而外邦信徒不明白,為甚麼需要守《潔淨條例》?《信耶穌》後,生命已得自由,不應該以吃甚麼或不吃甚麼來決定屬靈生命的《聖潔》才對!

因此當時的羅馬教會便出現許多矛盾與爭論。

猶太人看謹守《食物潔淨條例》是「敬畏神」的表現,遵行神頒給他們先祖的條例,是他們「尊重神」的表現,這對他們來說,是持守《生命聖潔》的彰顯。

因此保羅教導說,怎能「論斷」他們呢?

2024/3/6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3/6 與金句有約

羅馬書十三:8 你們除了彼此相愛,對任何人都不可虧欠甚麼,因為那愛人的就成全了律法。 9 那不可姦淫,不可殺人,不可偷盜,不可貪婪,或別的誡命,都包括在「愛鄰如己」這一句話之內了。 10 愛是不對鄰人作惡,所以愛就成全了律法。

感謝讚美主,主祢為我們降生、付出永不止息的愛,以無私、犧牲的愛來吸引我們,在生活中實踐愛人如己的功課,在關係裏體驗助人為樂的喜悅。求主加倍憐憫我們,使我們也會憐憫人,使律法得到完全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3/6 羅馬書13章 披戴主耶穌基督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羅馬書》第13章接續上一章所說,我們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。第12章說的是《教會裡面》的信仰生活,第13章則是說面對《教會外面》的環境,包括對政府和對所有人的生活態度,以及信徒生活的價值觀應該如何?

經文直接地講述人在世上的生活,「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」(v.14a),這話不但總結第11至13節,也總結了整章經文的信息。我們是因信耶穌而稱義,我們要如何活出「因信稱義」的生活,如何「以生命為祭」獻給神,就是我們要活出《基督》的生命。

一、當順服權柄 (v.1-7)

「在上有權柄的,人人當順服他,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。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。」(v.1)

「人人」 原文是 — 凡有血氣的!

意思是《所有會呼吸的人》都要順服權柄,因為每一個《得著權柄》的,都是神所給予的,「所以,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;抗拒的必自取刑罰。」(v.2)

「順服」就是服在「神的律」之下,是服在《神的公義》下。這裡所指的是順服神,順服律法,以及順服在上位者,例如政府、老闆、父母、丈夫,順服就是《聽從》,他們所說的我們就《聽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