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聖經有約

2024/1/10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10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十:31 所以,你們或吃或喝,無論做甚麼,都要為榮耀上帝而做。

感謝讚美主。每天的飲食、需要,祢為我們預備。求主也提醒我們,我們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、柴米油鹽醬醋茶也都是為了要榮耀上帝。求祢使我們不以福音為恥,也不要覺得這樣生活好有壓力,讓我們享受那真正的自由,不被煩惱、世間的價值觀所綑綁限制,讓我們享受那永恆的平安、喜樂。「凡事都可行」,但不都有益處;「凡事都可行」,但不都造就人。讓我們求祢的國、祢的義、求別人的益處,其他的我們確信祢會加給我們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門。

2024/1/10 哥林多前書10章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哥林多前書》第10章,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談論吃祭偶像之物的事。第8-10章都是在講述《可不可以到廟裡吃祭物》的問題。

當時在哥林多城,「肉品」都是經由廟宇拿出來販賣,「廟宇」是哥林多城宗教和商業的活動之處,非常熱鬧,也非常淫亂,是放縱情慾的地方。

信徒在這種環境裡該怎麼辦呢?

當時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對廟宇文化有幾種不同的看法:

(1) 有人認為,已經《信主》就是已經《得救》了!信徒到廟裡吃東西沒關係,因為食物算什麼?淫亂算什麼?這些東西難道比真神更有能力嗎?他們認為,信了耶穌就百無禁忌,凡事有恩典,因為已經得救了。有很多理由,支持他們去廟裡行淫和吃喝,他們很自信,什麼都不怕。

(2) 另一些人認為,自己的《靈魂》已經得救,而《身體》是會敗壞的,他們認為《靈》和《體》是分開的,只要《靈》得救就可以了,《身體》將來要敗壞歸土,就由它去吧!屬靈歸屬靈、屬世歸屬世,這是「二元論」。按照這個邏輯,到廟裡做任何事情都沒問題,這與《救恩》無關、與《靈》也無關。

2024/1/9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9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九:23 凡我所做的,都是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與人共享這福音的好處。25凡參加競賽的,在各方面都要有節制,他們不過是要得會朽壞的冠冕;我們卻是要得不會朽壞的冠冕。

感謝讚美主。祢在各個世代都揀選忠心愛主的人,我們看到保羅留下許多佳美的腳蹤,成為我們的榜樣,也看到他為了眾教會寫下許多教導、勸免。求主幫助我們就深刻的反省,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代,也開我們的眼、開我們的耳、去感受祢的同在、去看到這個世代的需要。為了福音的緣故,讓我們願意想盡辦法要去分享福音的好處。為了我們自己,讓我們也在各方便都願意節制,為的是要得那不朽的冠冕、並且在今生就開始享受豐盛的生命。禱告奉耶穌名求。阿門。

2024/1/9 哥林多前書9章 使徒的權利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保羅在這一章裡,對哥林多教會問了18個問題,因為他「使徒」的身份和權柄被人質疑,所以保羅要向質問他的人辯證。因著這些衝擊,使徒保羅那《牧者的情懷》就被激發出來了!

保羅向哥林多教會剖開自己,讓他們看到不單是事奉者外在的生命,更是看到事奉者的內心世界,這是最感人的地方。

其實「撞擊」對每一個事奉神的人來說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或許也是件好事,若這「撞擊」是神所允許的,正如橄欖被壓榨而流出橄欖油來一樣,就能把美好的生命顯露出來。

一、使徒的權柄 (v.1-18)

我不是自由的麼?我不是使徒麼?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麼?
你們不是我在主裡面所做之工麼?(v.1)

保羅一開始就問了四個問題,這都是不需要回答的問題!
因為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 —「是的!」

保羅在大馬色的路上見到復活榮耀的主,主親自差派保羅,要他做外邦的使徒,所以無論是在與主的交通上、經歷上,或在被差遣的事上,保羅都肯定地說:「我是使徒!」

保羅雖然沒有像十二使徒一樣,跟隨在主耶穌身邊,但從讀「保羅書信」我們可以感受到,保羅對主是有很深的認識的,當他在描述主的心思和主的生命時,就像是在靈裡與主面對面在說話一樣,是那樣的親密。

2024/1/8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8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八:9 可是,你們要謹慎,免得你們這自由竟成了軟弱人的絆腳石。

感謝讚美主。祢是愛。求祢賜下愛,完備我們的知識、成全我們能力、充滿我們的信心,使我們可以行各樣美善的事,叫我們得益處、也要我們愛的人得益處。因此,當我們領受了祢的愛,我們也要也要有知識、有能力、有信心的去行出來、甚至有可以行(吃)、卻不行(吃)的自由,為了愛我們信仰還軟弱的弟兄姊妹、為了學習祢的榜樣去成全祂們。主啊。這樣的愛好簡單、也好不簡單。求祢繼續與我們同行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1/8 哥林多前書8章 吃祭偶像之物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哥林多前書》第八、九、十章是一個新單元,講的是祭偶像之物。在第8章,保羅教導《祭偶像》之物和基督徒的《自由》問題。

「哥林多城」有很多神廟,是個偶像崇拜嚴重的城市。因此在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之間,由於信仰的良心,「吃」或「不吃」祭偶像之物的問題,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。

保羅指出,關於祭拜偶像的食物,「吃」與「不吃」都沒問題,只是《不要絆倒人》,更重要的是,不要因《外在》的食物影響了《內在》的生命。

這章經文對我們有什麼提醒呢?吃或不吃祭偶像之物是一種自由,但應該怎樣運用這種自由呢?

一、愛勝於知識 (v.1-8)

1.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

「論到祭偶像之物,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。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。」(v.1)

「哥林多」這個城市,先後受希臘和羅馬統治,充滿多神敬拜的文化,當地有許多廟宇,是百姓進行祭祀活動和議事商談交際之處。

百姓預備祭物,在廟中獻給偶像,然後進行歡慶,在廟的廣場裡一起吃祭偶像之物。在整個的祭祀過程中,有廟妓服事,她們為與會的男士施法與神明相交,男士領受廟妓的靈、廟妓的話,並與她們交合。他們相信,偶像的靈和能力,通過廟妓的身體會臨到他們身上。

2024/1/7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7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七:19 受割禮算不了甚麼,不受割禮也算不了甚麼,只要謹守上帝的誡命就是了。20 各人蒙召的時候是甚麼身份,要守住這身份。

感謝讚美主,祢看中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定位,祢賜給我們每一個人獨特、不一樣的恩賜,求主幫助我們學習不要跟別人比較、建立屬於自己與神、與人合宜、正確的生命關係;使我們與上帝、與自己、與他人、與所有受造物的關係,都能夠因為相信耶穌基督、因為在基督裹,而得著和睦、和好。謝謝主,不管我們是什麼身份、處於何種生命景況,祢都已經愛我們、為我們犧牲、選召我們;謝謝主,讓我們記得這極大恩典。求主聖靈幫助我們,守住蒙召的身份,謹守上帝的誡命,即便在軟弱、有限的生活情境中,能夠得着祢所賜的豐盛生命。禱告奉主耶穌基督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1/7 哥林多前書7章 各人按神所召而行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哥林多前書》第7章,整章都是在處理哥林多教會「淫亂」的問題。面對教會日趨嚴重的縱慾問題,保羅再次提出《婚姻要聖潔》。同時,部分單身的弟兄姐妹為了持守《聖潔》而守「獨身」,保羅認同這是好的。然而,保羅也強調「獨身」是一種恩賜,惟有神揀選的,才能領受。若刻意追求,最終只會落入情慾的試探中。

一、守婚姻的好 (v.1-16)

1. 同心打擊魔鬼 (v.1-5)

「哥林多教會」的婦女,當時對《性》有誤解,認為自己是基督的新婦,要完全聖潔,又認為「性」是《不潔》的,因而拒絕和丈夫行房。

「性」是神賜給婚姻的禮物,「性」讓夫妻在靈魂體彼此合一,因此夫妻不可彼此虧負,要彼此顧念對方的需要。

「夫妻不可彼此虧負,除非兩相情願,暫時分房,為要專心禱告方可;以後仍要同房,免得撒但趁著你們情不自禁,引誘你們。」(v.5)

保羅教導信徒,即使是為《專心禱告》,也必須要夫妻《兩相情願》,才可暫時分房,並且以後仍要同房,免得仇敵乘虛而入。

夫妻需要互相幫助配偶持守《聖潔》,不要虧負配偶。妻子不要拿「性」當作武器威脅丈夫,否則等於把丈夫親手推出門讓仇敵引誘。

2. 嫁娶獨身皆是恩賜 (v.6-9)

2024/1/6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哥林多前書 六:11 從前你們中間也有人是這樣;但現在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並藉著我們上帝的靈,已經洗淨,已經成聖,已經稱義了。

感謝讚美主。因祢捨身為我們釘十字架,用寶血洗盡我們的罪,讓我們每一個人可以擁有一個全新的開始,舊事已過,都變成新的,感謝讚美主。但也懇求主讓我們有智慧,能夠節制自己,不要再犯罪,讓我們真正活出新的樣式,因為有祢的靈住在我裡面,讓我為了福音肯受冤、肯吃虧,主,因為我們想要承受祢的國,我不要當一個自欺欺人的人,主阿,今天經文提到了很多哥林多教會兄弟姊妺的過犯,求主幫助我也去反省每一樣,讓歷史成為我們的借鏡與幫助。主,謝謝祢洗淨我,讓我潔淨,在成聖稱義的這條道路上,懇求聖靈時時刻刻不斷提醒、帶領,因為我們是祢重價買來的,我們要在我們的身體上榮耀上帝。禱告奉主耶穌基督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1/6 哥林多前書6章 哥林多教會的危機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哥林多前書》第6章,保羅講述到「哥林多教會」面對的兩個危機:

第一,「失去權柄的危機」 第二,「失去福音的危機」

這是因爲教會世俗化,沒有活出基督的樣式。

使徒保羅在前面幾章中,提及不可用「世界的方式」管理教會,然而哥林多教會卻完全受世界的思想及文化影響,以致教會失去權柄、偏離神的道了!

一、教會失去權柄 (v.1-6)

「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,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,不在聖徒面前求審呢?」(v.1)

初代教會的社會型態,在猶太的社會中,「文士」除了抄寫猶太律法,並在聖殿和會堂中向百姓教導和講解經文之外,也擁有「律法師」的職分,有「審判百姓」的權責;但希臘文化的社會,強調「人」的權利,發生紛爭時,由政府審理爭訟,因此這兩個社會群體常是分開的。

現在,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在外邦人面前求審,代表教會失去「審判」的權柄了。

保羅在書信中強調,教會原有權柄審判,這是教會領受的命定和權責,而且保羅在第5章才剛論到,教會有權柄和責任處理教會內的問題。因此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選擇在外邦人面前求審的行為,是越過教會權柄、不尊重教會權柄,甚至是否定教會的權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