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聖經有約

2024/1/15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15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15:3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,最重要的就是:照聖經所說,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,4而且埋葬了;又照聖經所說,第三天復活了

感謝讚美主。祢為我們的罪死,照著聖經第三天復活,並顯現給歷世歷代的信徒看,堅固他們的信仰,並使這寶貝的福音傳承下來。死亡這個奧秘,或許困擾著我們,但主 我們要有信心、要有盼望,我們是祢用塵土所造,雖會敗壞,但我們將會跟祢一起復活,承受屬天、屬上帝國的身體形象,因著祢,我們戰勝死亡、戰勝罪與律法。求主繼續堅固我們不動搖,因為我們知道在主裡的勞苦,都不是徒勞無功。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1/15 哥林多前書15章 復活的生命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第15章是整卷《哥林多前書》裡最長的篇章,有58節經文,整章只談論一個議題,就是「復活」。哥林多教會對復活有很多錯誤的迷思,他們有三種論點:

第一,有人不相信復活。

第二,有人相信人死後只有靈魂會復活,身體仍然會在墳墓中。

第三,他們受古希臘思想影響,有一個古希臘諺語說 —「Body is a tomb 」,意思是「身體就是一個墳墓」,他們認為身體是敗壞的、是該死的,所以極力想從身體的捆綁中解脫出來,如果在永恆裡要與身體在一起,那就很痛苦了。

因此,保羅就用這一章的經文,來為他們闡明「復活」的觀念。

一、耶穌復活是真確的(v.1-19)

1.耶穌復活的「人證」(v.1-10)

面對哥林多教會迷惘的信徒,保羅用了兩個方法驗證「耶穌的復活」。第一個是「人證」,就是耶穌復活後曾與很多人見過面。

保羅提到磯法,就是彼得、保羅自己、十二個使徒、五百多個弟兄,還有眾使徒。保羅提到這些人,就是為了證明基督的復活不單對一小撮人是真確的,對所有人都是真確的。保羅引述這些事,為要指出基督復活顯現,是人人所見的,這是不變的真理。

是的,耶穌基督如果沒有「復活」,我們的信仰就毫無意義。

2024/1/14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14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14:33 因為上帝不是叫人混亂,而是叫人和諧的上帝。

感謝讚美主。祢是有次序、賞賜恩次、要我們和諧的上帝。求主憐憫,我們誤用了恩賜,不但混亂了我們自己、也混亂了世界。求主幫助我們謙卑下來,重新挑整我們的生命次序,修復我們與祢、與自己、與他人、與世界的關係,使我們說造就、安慰、勸勉人的話,切慕屬靈的恩賜,也追求造就教會的恩賜,用靈歌唱,也用理智歌唱,在惡事上作嬰孩,而在心志上作成熟的人,讓祢的愛成為我們的記號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1/14 哥林多前書 14章 有「愛」有「靈」的聚會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聚會中要有「愛」,也要有「靈」,就是「屬靈的恩賜」。保羅說:「你們要追求愛,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,其中更要羨慕的,是作先知講道。」(v.1),「先知講道」原文的意思是「說預言」,保羅說這是更要羨慕的恩賜!

保羅教導哥林多的信徒,在聚會當中運用屬靈恩賜,必須以「愛」為原則;因為聚會是與眾人一起,要求眾人的益處,所以在聚會中必須以「愛」來運用「恩賜」。

一、聚會中所講的要讓人能明白 (v.1-25)

在聚會中,「先知講道」原文意思是「說預言」,保羅說這是比「說方言」更強、更重要的。
「說預言」和「說方言」有何不同? 
的確是不同的!

因為,「預言」是對「人」說的,「方言」是對「神」說的。「說預言」是造就教會,「說方言」是造就自己。
因此,若要說《造就自己》的方言,可以隨時在自己獨處的禱告中說,但若要與人交通,那就不適合「說方言」了。

「聚會」是要與人分享、交通、團契,所以「說預言」的恩賜比「說方言」來得重要。保羅說:「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,更願意你們作先知講道;因為說方言的,若不翻出來,使教會被造就,那作先知講道的,就比他強了。」(v.5)

2024/1/13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13:12 我們現在是對著鏡子觀看,模糊不清;到那時,就要面對面了。我如今所認識的有限,到那時就全認識,如同主認識我一樣。

感謝讚美主。聖靈透過保羅,賜下這麼美的書信,成為我們生命的力量、安慰與幫助。是的,沒有愛,我們真的什麼都無法誇口。雖然我們現在認識的不全,但主祢的認識是完全的,求主賜給我像小孩的信心,就單單的信靠祢,遇到不明瞭的事,就存著盼望,靠著信心,相信祢的愛,可以包容、成全一切。愛是恆久忍耐;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愛是永不止息。阿們!

2024/1/13 哥林多前書 13 最妙的道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親愛的弟兄姐妹們!我們已經進入《哥林多前書》的最後段落了!從第12章到第15章,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講論「方言」和「復活」的問題。

「方言」是神所賜的屬靈恩賜,本質上是好的,但哥林多教會濫用「方言」,以致在崇拜中造成混亂,影響聚會,甚至影響信徒對「復活」的信念。使徒保羅在第12-14章就是向哥林多教會講論這個問題。

第12章提到神賜給人很多恩賜,「方言」只是九大恩賜之一。

保羅說:「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、隨己意分給各人的。」(12:11)

而且,「恩賜」是有次序的,「神在教會所設立的:第一是使徒,第二是先知,第三是教師,其次是行異能的,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,幫助人的,治理事的,說方言的。」(12:28)

最後保羅說:「你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。我現今把《最妙的道》指示你們。」(12:31)

因此第13章保羅就是要講述這「最妙的道」(the best way),就是最好的方法、最佳的道路! 
保羅所說的「最妙的道」是什麼呢?這「最妙的道」 就是 —「愛」!

一、沒有愛,一切徒然 (v.1-3)

2024/1/12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12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12:4 恩賜有許多種,卻是同一位聖靈所賜。5事奉有許多種,卻是事奉同一位主。6工作有許多種,卻是同一位上帝在萬人中運行萬事。7聖靈彰顯在各人身上,是要使人得益處。

感謝讚美主,使我們「心裡相信上帝叫主耶穌從死裡復活,口裡承認耶穌是主而得救」,感謝聖靈時時刻刻在我們心裡面作工。感謝讚美主,賜給我們各種不同的恩賜,讓我們有彼此順服的心,願意在所分派的服事上,忠心盡力。感謝主,聖靈感動我們彼此,不但有好的配搭,更讓我們見證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,並且見證聖靈所賜的各種恩賜,都是要叫人得屬靈的益處 ,讓信徒得建造,成為門徒,讓教會、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祢福音的出口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1/12 哥林多前書12章 聖靈的恩賜建立基督的身體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哥林多前書》第12章,保羅就哥林多教會彼此爭競的問題,向信徒解釋「聖靈」與「屬靈恩賜」的關係。保羅強調「屬靈恩賜」的種類雖多,然而都是出於「一位聖靈」。藉此勸戒弟兄姊妹,不要論斷別人的恩賜,更不要斷言別人的恩賜並非出於「聖靈」。

這ㄧ章主要分成兩個主題: 一、聖靈的恩賜 二、基督的身體

教會的每位弟兄姊妹都有不同的恩賜,當如何共同來建立基督的身體呢?

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,「恩賜」是為了建立「基督的身體」,而非凸顯個人的才能。每個人都應該不求自己的益處,單單為要造就人、造就教會,使「基督的身體 — 教會」能成就神的旨意。

有「聖靈」才有恩賜,沒有「聖靈」的同在,恩賜就難以合宜的運用,那就無法建立健康的教會。

「聖靈」是教會一切動力的源頭,沒有「聖靈」同在的教會,便是「人」運作的教會,由「人」運作就會產生許多問題,論斷、嫉妒、自卑….,那就不是「基督的身體」了!

「聖靈同在」是神臨在教會的彰顯,沒有「聖靈」的同在,教會就沒有屬靈的恩賜和能力。 
讓我們從「屬靈的恩賜」來看看聖靈的工作!

一、聖靈感動,必服事主 (v.1-3)

2024/1/11 與金句有約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1/11 與金句有約

哥林多前書 11:1 你們該效法我(保羅),像我效法基督一樣。

感謝讚美主。我要效法祢,以愛成全律法,愛就是那麼簡單,但是,愛其實也一點都不簡單。如同經文說蒙頭的問題、短髮或長髮的問題、看似簡單,但卻也一點都不簡單,反而造成教會的爭吵、不和諧、分裂。主啊,求祢憐憫我們的軟弱,但也感謝祢,在經文中提醒我們,愛的原則就是回到上帝的眼光,來看世界。當我們以祢為首,願意順服祢,一切就變得簡單了。親愛的主耶穌,感謝祢為我們被釘十字架,成就了救贖恩典,並且為我們預備靈魂的豐盛宴席,使我們每次在領受聖餐時,加倍感恩。懇求主幫助我們,時常省察自己,是否仍然參與在紛爭中?是否看輕、憎嫌別人?是否還有隱而未現的罪,以致於在領受聖餐時,干犯了主的身體、主的寶血?求主聖靈幫助我們分辨,既然參與擘餅聖宴,就當謹慎在教會中彼此和睦,不可分裂。每次擘餅喝杯時,更能體會主耶穌的愛,更願意與主捨身所拯救的兄姊彼此相愛、彼此合一。禱告奉主耶穌名求。阿們。

2024/1/11 哥林多前書 11章 敬拜聚會的規矩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「哥林多教會」是一間剛建立不久的教會,因著當時羅馬文化的影響,所以一個人信主後便會受到很大的衝擊。這些衝擊就是在第 8-10 章所講的,不可以上廟宇去吃喝,市面上的食物要按照屬靈原則去吃或不吃。保羅說:「凡事都可行,但不都有益處;凡事都可行,但不都造就人。」(10:23) 所以,凡事都可行,但要為使別人得救和被建造而行,更重要的是要為使神得著榮耀而行。

保羅在未到哥林多教會前,已聽聞哥林多教會的混亂,於是寫下這封書信,教導哥林多教會,要導正混亂的信仰生活和教會秩序。

第11章要討論的,就是敬拜聚會時信徒的「蒙頭」和「守聖餐」的規矩,這些都是哥林多教會所出現的問題。

一、敬拜的秩序 (v.1)

「你們該效法我,像我效法基督一樣。」(v.1)保羅要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效法他,像他效法基督一樣,因為信仰是以「基督」為中心。

「我願意你們知道,基督是各人的頭;男人是女人的頭;神是基督的頭。」(v.3)

這是一個次序的關係:基督是每一個人的頭,男人是女人的頭,神又是基督的頭。

所以次序是:神、基督、男人、女人。這是保羅信仰的中心思想,是敬拜的次序。

二、蒙頭的規矩 (v.2-16)